第71章 灵霄殿内颁天诏 幽冥府中改生死
定场诗:九霄金阙瑞烟浮,十殿森罗鬼箓收。
玉诏颁来三界定,轮回重注万缘休。
截阐同瞻护世印,佛魔共仰太平楼。
且看生死簿中字,早把兴衰一笔勾。
话说双教寺三教法会方歇,归墟魔渊裂痕将补,忽有天庭金霞自北而来,照得金陵城琉璃瓦皆泛青光。
恰在慧明持三教护世印飞往归墟之际,灵霄宝殿内早聚齐三清侍者、五方五老,连那久居兜率宫的太上老君亦拄拐而来,丹炉紫烟绕着鬓角白发,倒比往日多了几分郑重。
第一折灵霄殿玉诏降人间 玉帝高坐七宝玄晶座,冕旒垂珠遮面,唯有双目如电,扫过殿下立着的阐教云中子、截教金光仙、佛教目犍连——此三宗代表,正是三教法会中力挽狂澜的人物。
阶下左班,托塔李天王按剑而立,右班太白金星捧玉诏,诏皮以九天玄鸟羽织就,隐隐可见“护世”二字在其上流动。
“自封神以来,三教分合,人间劫数不断。
”玉帝声如滚雷,震得殿中蟠龙柱鳞甲生光,“今多宝如来合截阐佛三宗,化十绝阵为慈悲门,炼万莲台显同源相,实乃天道所归。
”言罢抬手,殿外忽有三十六对金童玉女抬着朱漆金匾而入,匾上“人间护世道场”六字,正是老君以丹火淬就的蝌蚪文,每一笔都暗藏先天八卦与六字真言。
金光仙、余元二人本在殿角侍立,忽见玉诏转向自己,忙整衣拜倒。
截教金光仙头顶五气莲花现形,阐教余元背后水精幡自动舒展,却听太白金星朗声道:“着截教金光仙、阐教余元为‘三教信使’,持‘同源符’往返三界,凡遇修罗鬼蜮作祟处,可调动当地三宗弟子协同护世——”话未说完,殿外忽有巨雷轰鸣,原是东海方向送来定海神针虚影,与匾上符文共鸣,显是四海龙王遥相呼应。
云中子抚须而笑,袖中“护世三十六诀”竹简无风自动,每片竹简上都浮现出新的法印;目犍连尊者双手合十,袈裟上的盂兰盆纹化作金桥,直通幽冥方向。
唯有老君轻咳一声,指了指金匾:“玉帝可还记得,当年分宝岩上,通天贤弟曾言‘有教无类’,今日这‘护世道场’,倒是应了他当年宏愿。
”冕旒后玉帝颔首,殿中诸神皆感天道气机在此处凝结,三教隔阂竟如薄冰遇暖阳,隐隐有消融之象。
第二折幽冥府生死簿重光 却说幽冥界森罗殿内,
玉诏颁来三界定,轮回重注万缘休。
截阐同瞻护世印,佛魔共仰太平楼。
且看生死簿中字,早把兴衰一笔勾。
话说双教寺三教法会方歇,归墟魔渊裂痕将补,忽有天庭金霞自北而来,照得金陵城琉璃瓦皆泛青光。
恰在慧明持三教护世印飞往归墟之际,灵霄宝殿内早聚齐三清侍者、五方五老,连那久居兜率宫的太上老君亦拄拐而来,丹炉紫烟绕着鬓角白发,倒比往日多了几分郑重。
第一折灵霄殿玉诏降人间 玉帝高坐七宝玄晶座,冕旒垂珠遮面,唯有双目如电,扫过殿下立着的阐教云中子、截教金光仙、佛教目犍连——此三宗代表,正是三教法会中力挽狂澜的人物。
阶下左班,托塔李天王按剑而立,右班太白金星捧玉诏,诏皮以九天玄鸟羽织就,隐隐可见“护世”二字在其上流动。
“自封神以来,三教分合,人间劫数不断。
”玉帝声如滚雷,震得殿中蟠龙柱鳞甲生光,“今多宝如来合截阐佛三宗,化十绝阵为慈悲门,炼万莲台显同源相,实乃天道所归。
”言罢抬手,殿外忽有三十六对金童玉女抬着朱漆金匾而入,匾上“人间护世道场”六字,正是老君以丹火淬就的蝌蚪文,每一笔都暗藏先天八卦与六字真言。
金光仙、余元二人本在殿角侍立,忽见玉诏转向自己,忙整衣拜倒。
截教金光仙头顶五气莲花现形,阐教余元背后水精幡自动舒展,却听太白金星朗声道:“着截教金光仙、阐教余元为‘三教信使’,持‘同源符’往返三界,凡遇修罗鬼蜮作祟处,可调动当地三宗弟子协同护世——”话未说完,殿外忽有巨雷轰鸣,原是东海方向送来定海神针虚影,与匾上符文共鸣,显是四海龙王遥相呼应。
云中子抚须而笑,袖中“护世三十六诀”竹简无风自动,每片竹简上都浮现出新的法印;目犍连尊者双手合十,袈裟上的盂兰盆纹化作金桥,直通幽冥方向。
唯有老君轻咳一声,指了指金匾:“玉帝可还记得,当年分宝岩上,通天贤弟曾言‘有教无类’,今日这‘护世道场’,倒是应了他当年宏愿。
”冕旒后玉帝颔首,殿中诸神皆感天道气机在此处凝结,三教隔阂竟如薄冰遇暖阳,隐隐有消融之象。
第二折幽冥府生死簿重光 却说幽冥界森罗殿内,